中国的困境:美国稳定币、GENIUS法案与货币主权之争 在《中方担忧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中,宗源·赵·刘探讨了美国GENIUS法案——即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的缩写——如何重塑全球货币动态,并在北京引发深切关注。 GENIUS法案正式化了一个系统,允许美国银行发行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并由真实储备一对一支持的数字代币。由于这些代币可以按需兑换成美元,它们可能成为现金等价的金融工具,并可能在传统银行系统之外,甚至跨境流通,同时规避资本管制,超出任何国家政府的全面审查。 这一转变的潜在规模令人瞩目。一些估计表明,未来几年可能有多达1.75万亿美元的美元支持稳定币进入流通。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些发展代表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威胁。美元稳定币提供全球流动性、可编程性和点对点匿名性。它们可能削弱中国的资本管制制度及其精心管理的国家导向金融流动系统。实际上,它们可能侵蚀北京执行金融纪律和保护精英忠诚度的能力。 尽管中国早期在加密挖矿和交易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它随后以非法金融风险为由禁止了大多数加密活动。相反,它专注于在国家控制下推广区块链,并推出了其数字人民币(e-CNY)——一种高度监控、可编程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作为回应,中国似乎正在通过香港测试另一种模式:立法现在允许获得许可的实体在监管监督下发行港元或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这些代币化货币可以在全球流通,同时保留北京的稳定控制。通过实名验证、数字身份集成和可编程功能,这些稳定币可以在允许离岸流动性的同时保持资本纪律。 最终,刘认为,中国将其数字货币战略视为一种集中、受控的创新——一种旨在加强而非放松国家控制的架构。相比之下,由GENIUS法案推动的美国美元稳定币,可能通过规模和开放性获得主导地位,既对中国的货币主权构成挑战,也反映了更广泛的地缘经济竞争。 来源:本摘要基于宗源·赵·刘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2025年8月19日文章的分析,她是《外交政策》的专栏作家,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研究的莫里斯·R·格林伯格研究员。
3.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