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想问一下,大家心目中 @HyperliquidX 到底是什么?纯Perp Dex应用的话,45B的FDV已经太高了,新创新物种L1的话,15B的流通市值可能还被低估了?更困惑的是,Hyperliquid的跟风者们到底该怎么对标定预期呢?
1)若视HL为Perp Dex,把它和dYdX、GMX等Perp Dex的鼻祖先辈们比,估值已经很高了,但若视其为链上Binance、和其他L1 诸如Solana、BNBChain的估值比,HL目前的增长空间还会很大。
客观来说,虽说HL目前在Perp Dex的市场份额龙头效应一定会产生溢价估值,但整体链上DEX的市场规模容量就这么大,其已经和接近甚至超过巅峰时期的 @GMX_IO 、 @dYdX 等产品,估值已经很高了;
但若预期其为链上币安,恐怕只有看到大幅虹吸传统CEX交易所数据指标的时候,才能给出和BNBChain等对标的估值吧?
显然,现在市场定价其基于两者之间,且更偏向后者一些,但这会导致很大的价值对标错位,尤其是让一些纯粹只是Perp Dex的跟风们产生幻觉,都还没搞清楚HL的估值到底基于什么,就开始对标估值了。丝毫不管不顾,HL的技术架构和丰富多元的生态价值,荒谬至极;
2)Hyperliquid的HyperBFT共识、HyperCore和HyperEVM分层设计,以及重构的链上高频节点内撮合引擎等等,老实说,虽然被诟病中心化但创新性元素确实不少;
反观一些跟风者,采用的还都是传统“链下撮合+链上结算”技术服务框架,大部分都没脱离原本L1和L2上那一众Perp Dex的应用范畴,甚至只是旧瓶装新酒。凭此就把之前dYdx、GMX等按在地上锤打是不是过于草率了?又凭什么和HL对标估值?
其实,冷静下来看,HL真正的护城河并不纯粹是交易数据本身,HyperCore的高频交易撮合引擎是一方面,HyperEVM的应用生态才是最大的看点,比如:
Felix Protocol基于HYPE抵押铸造稳定币,把$107M闲置USDC利息收益用来回购HYPE;Liminal Money提供16% APY的delta中性收益产品;其他诸如Kinetiq构建的质押协议,Hyperlend构建的Lending生态等等,少说已经组合了四五十个生态项目了吧。
这种具备原子级可组合性的生态深度才是支撑其当前估值冲刺链上Binance的根本。而这些显然都是跟风者们所不具备的基础条件,只是靠Farming起来的交易量,靠一个“应用”本身,该如何支撑起一个“平台级”的估值预期?
况且有一个很烧脑的估值逻辑,百思不得其解:Hyperliquid是Perp DEX龙一,目标是干掉CEX成为链上币安,而Aster是Perp Dex龙二,目标是要守住币安,成为币安系打造的新链上币安,可是币安还在那里,就这样凭空多出一个链上币安?
我CPU短路了,谁来解释一下?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