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隨著更多的市場做市商進入鏈上,我們將開始看到與傳統金融中出現的類似微觀結構改進的平行現象,例如頻繁批量拍賣(FBAs)。
本質上,Jump 提出了一个雙邊拍賣(分開做市和接單訂單),每 ~100 毫秒執行一次。
現在,我們可以觀察到傳統市場和某些 DeFi 協議(如 CowSwap)中都發生了批量拍賣(但計算這些拍賣的複雜性使得很多邏輯被推到鏈下,這降低了可組合性並引入了安全風險)。
他們在這裡的主要論點是:1)在某個速度水平之後(在這種情況下約為 ~10-100 毫秒),最終交易者不會體驗到任何顯著的價格改善;2)L1 上鏈的 CLOB 的交易抖動使得確定性報價變得困難,因此拍賣市場結構將為最終交易者創造更緊的價差。
我們相信,有足夠的數據表明 FBAs 可以更高效,但它有一個最佳點:
這篇論文聲稱,當台灣證券交易所從每 5 秒定價的 FBAs 切換到連續交易時,流動性實際上得到了改善(部分原因是 5 秒太“慢”,而 100 毫秒“感覺連續”)。
正如你所看到的,每個市場都是獨特和不同的,Jump 這樣的研究推動了這個領域的發展(無論是在加密貨幣還是在傳統金融中)。
我們在 GTE 的立場是,在我們擁有一個真正的連續 FIFO CLOB,能夠以與中心化交易所相同的延遲更新(我們將在年底前在主網上實現),我們將有機會探索其他微觀結構(也許重新審視舊的結構),這些結構使傳統金融市場更高效,而不必犧牲去中心化(或將任何部分的保管/相關計算移到鏈下)。
我們能否擁有一個雙邊批量拍賣,在鏈上進行所有狀態管理和匹配?在 GTE,這可能是一個即將出現的交易場所/微觀結構改進,而無需將任何部分的邏輯存儲在鏈下。
也許某些市場需要 FBAs,而其他市場更適合連續定價。直到最近,我們才有足夠的計算能力使這些不同的交易方式在鏈上存在,我們只能想像,未來會有更多關於可持續性研究和創新,以滿足所有方的長期需求。
隨著加密市場的成熟(以及更多市場進入鏈上),系統將開始趨同。對於某些市場在鏈下有效的做法,將在這些相同市場的鏈上有效。但其他市場將需要不同的微觀結構,我們希望在創新方面走在前沿,同時複製過去在數萬億規模上有效的做法。
我們在 GTE 的目標是通過建立可持續的市場,不斷將零售價格改善(RPI)放在首位,以便每個人都能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


8月22日 23:21
1/ CLOB(中央限價訂單簿)幾十年來一直是傳統金融的支柱,但在鏈上卻帶來了新的問題:延遲套利、MEV(礦工可提取價值)、有毒流動性,以及交易者更高的成本。
生態系統需要更好的市場結構。
引入:雙流批量拍賣(DFBA)。
4.13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