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nytimes的客座文章今天發布。我提出了5個關鍵點: 1.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人工智慧大規模消除工作崗位。但等待觀察是有風險的。匹茲堡的鋼鐵城鎮在小型鋼鐵廠出現早期跡象之前,損失並未顯現。像倫敦和紐約這樣的服務中心應該現在就做好準備,而不是在衝擊之後。 2. 多元化有幫助——但當顛覆者是一種通用技術時,效果有限。即使“涉足多個行業”,如果同一工具影響到所有行業,也無法提供保護。 3. 高技能、知識型工作具有很大的地方乘數效應。每個製造業崗位支持1.6個地方崗位;每個高技能技術/專業崗位支持5個。這意味著即使是分析師、開發者或律師助理的適度損失,也會對餐館、零售和交通系統產生連鎖反應。 4. 人工智慧不需要完全取代工人才能產生影響。它只需要讓工作變得更輕鬆。隨著位置和經驗在邊際上變得不那麼重要,更多的工作將外包到更便宜的地方(例如印度、阿聯酋或菲律賓)。 5. 去工業化的教訓不是不可避免——而是再創造。底特律將資源投入到傳統產業中,仍然衰退。波士頓則反覆押注於人才、教育和新行業。
60.7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