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herpunk 精神是一種哲學,強調隱私、個人自由,以及在數位世界中使用密碼學來實現這些目標。它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出現在預見到監控和集中控制風險的程式設計師和活動家之中。 以下是詳細說明: 1. 核心原則 隱私作為權利——個人應該控制自己的資訊和通訊。 去中心化——權力和數據不應集中在政府或企業手中。 密碼學作為賦權——強加密技術使得私密通訊和安全經濟系統得以實現,而無需信任第三方。 代碼即言論——編寫和分享密碼學軟體是一種自由表達的形式。 自願合作——系統應該是開放的,基於同意而非強迫。 2. 歷史背景 該運動在1990年代初期圍繞 Cypherpunks 郵件列表形成。關鍵人物包括 Timothy C. May、Eric Hughes 和 John Gilmore,他們撰寫了《加密無政府主義者宣言》和《cypherpunk 宣言》(1993)等基礎性文本。 3. 影響與遺產 cypherpunk 精神影響了: PGP(相當不錯的隱私)——早期的加密電子郵件工具。 Tor——用於在線匿名通訊。 Bitcoin 和區塊鏈技術——作為密碼學自由的金融表達。 更廣泛的數位權利和隱私活動運動(例如,EFF)。 4. 重要引述 來自 Eric Hughes 的《cypherpunk 宣言》: “隱私對於電子時代的開放社會是必要的……我們不能指望政府、企業或其他大型、無面孔的組織賦予我們隱私……如果我們希望擁有隱私,就必須捍衛自己的隱私。”
問了 gpt 如果這不明顯的話
4.9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