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在 ChatGPT 上線五年內達到了 120 億美元的年經常性收入 (ARR)。Anthropic 在 2024 年 1 月達到了 2 億美元的收入。與此同時,Salesforce 花了十年才達到 10 億美元的 ARR。 這是否意味著 T3D2 框架(三重三重三重雙重雙重 ARR 以公開上市),最初由 Neeraj Agrawal 在他的文章中概述,提供了一條清晰的 IPO 規模收入之路,已經死了? 毫無疑問,AI 公司以空前的速度增長。如果我們理解這些基本驅動因素,我們就能更好地評估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 1. 管理團隊和董事會堅持進行 AI 轉型。投資回報率仍然處於早期階段。這種緊迫感體現在 Larry Page 最近的名言中:“我願意破產也不願意輸掉這場比賽。”同樣的心態驅動著多個供應商之間的激進實驗和快速購買決策,從超大規模企業到中型市場企業。這個時代的結束會導致流失嗎? 2. AI 可以自動化勞動。整體成本節省可能遠遠超過前一時代的工作流程優化工具。因此,許多 AI 產品的合同規模一開始就大得多。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整體預訂模式和 AE 生產力模型也需要改變。如果 AI 能夠實現其承諾,較大的合同規模可能會成為常態。 3. 傳統企業採取防禦措施。AI 的獎勵是巨大的。對 AI 的初步好奇心以及一些公司的巨大增長率使得一些傳統企業轉向防禦,阻止訪問他們的數據。更多的防禦性也可能會抑制平台內的增長。 AI 的增長率和客戶留存率越可持續,T3D2 的建議就越具挑戰性,因為市場對增長的期望將會改變。但目前,還為時已晚,無法判斷合同的規模和持久性是否是這個市場的長期特徵。 對於目前在 T3D2 計劃中的企業來說,籌資市場可能會因與 AI 增長率的比較而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此外,對於 IPO 的規模期望也有所增加。 過去,100 百萬美元的滯後收入增長 50% 是目標。但現在的期望更接近於 300 百萬美元增長 50%。達到這些數字需要長期保持高增長率。 - OpenAI 在年化收入中達到 120 億美元,《資訊》,2025 年 7 月 - Anthropic 如何在 2024 年達到 2 億美元收入和 10 萬客戶,Latka,2024 ↩︎ - Salesforce 如何從 CRM 建立 130 億美元的帝國,Nira,顯示 Salesforce 在 2009 年達到 10 億美元的收入,約在 1999 年成立後的 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