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Tim哥
专注Web3项目分析,@KaitoAI Player ,Alpha信息分享。
@arbitrum 华语大使|@Doge_Camp Founder|币安广场创作者:Tim哥
合作 DM📩|TG:@tim131411
从NEAR与@moremarketsxyz合作看未来趋势
过去我们谈跨链,总绕不开“资产转移”,也因此频繁出现桥接风险、脱锚事件。
而这次@NEARProtocol提出的范式转变,是让资产留在原生链上,只移动“加密证明”。
1. 技术上的突破不只是炫技
NEAR的 Chain Signatures + MPC网络,本质上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如何在不牺牲安全性和资产所有权的情况下,让闲置的原生资产参与到跨链金融中。
比如XRP,市值高达数百亿美元,但几乎没有进入过DeFi。现在,通过MoreMarkets,XRP持有者可以直接获得10%以上的链上收益,同时资产依旧安全地留在XRPL上。
这不是一个“次优方案”,而是完全重新定义了跨链的思路。
2. 对DeFi格局的冲击
我认为这一模式会带来三重冲击:
🔸供应冲击:数百亿美元的非活跃代币进入DeFi,必然会改变当前ETH、SOL在货币市场的垄断地位。
🔸收益压缩:大量资金流入可能拉平借贷利率,迫使各协议提高竞争力。
🔸风险溢价下降:资产无需跨链搬运,安全性提升,有望让整个生态的风险溢价降低。
换句话说,这不仅是“更多流动性”的问题,而是改变了流动性质量。
3. 对传统金融的潜在替代
在传统金融里,高收益货币基金动辄4-6%的年化,而现在一个自托管的XRP资金库能给出10%以上,且15秒链上结算对比传统T+2完全是降维打击。
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论上可以把资产负债表里的XRP直接用作链上抵押品,而不必真正转移资产。这对于银行间结算体系来说,潜在冲击极大。
4. NEAR的护城河与先发优势
在我看来,NEAR并不是做一个单点产品,而是在构建跨链金融的底层标准。
👉技术护城河:原生资产托管 + 双层安全体系。
👉网络效应:每支持一种新资产,都会让整个生态的吸引力倍增。
👉生态整合:资金库收据未来能接入更多DeFi应用,形成组合式增长。
这种纵深整合+广度扩展,是其他公链短期难以复制的。
我的结论
@NEARProtocol与@moremarketsxyz的合作,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实验,更是金融基础设施的范式转变。
如果它能跑通,未来的DeFi不再是ETH生态一家独大,而是一个真正的多链协作市场。更重要的是,它让“闲置资本”焕发新生,可能成为推动DeFi进入成熟阶段的关键力量。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NEAR的机会,也可能是整个加密金融重构的起点。


NEAR Protocol21 小时前
MoreMarkets 正在 DeFi 中创造一个新的范式:从闲置资产如 XRP 中获得收益。
作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机会,这既简单又安全,只有通过 NEAR 的去中心化 MPC 网络才能实现 👇
4.75K
比特币生态持续发展,目前唯一的无托管比特币跨链基础设施即将登场-@PortaltoBitcoin
别再走“豆腐渣桥”,直接上高速
在现实生活里,你可能听过一些触目惊心的新闻:某些地方的临时木桥年久失修,一旦人流一多,整座桥就会塌,结果不仅耽误路程,还让人掉进河里。
这其实很像区块链世界里的“跨链桥”。过去几年,黑客专门攻击这些跨链桥,累计盗走了 数十亿美元 的加密资产,简直是豆腐渣工程。很多人手里的比特币就是这样被“塌桥”吞掉的。
Portal 的出现,就像政府直接修了一条高速公路:
🔸不需要你冒险走“危桥”(传统跨链桥),
🔸也不用把行李交给别人看管(无托管设计),
🔸而是你自己开车上高速,直接安全抵达目的地。
这条高速公路用的是 BitScaler Channel Factory 技术,能让车流(交易)快速通过,几乎不堵车,而且过路费也很低。
再加上 Portal 已经通过了两次独立安全审计,相当于工程质量经过了专业机构的验收,比“临时木桥”靠谱太多。
为什么 Portal 有市场竞争力?
👉安全性:解决了跨链桥最大痛点——容易被黑客攻击。
👉速度与成本:像高速一样快、省钱,适配 BTC、ETH、SOL 等主流链。
👉稀缺性:目前唯一真正无托管、原生跨链的比特币基础设施。
👉资本支持:背后站着 Coinbase Ventures 和 OKX,像是有国家基金投资的高速工程。
总结
@PortaltoBitcoin 的意义很简单:建了一条稳固的“跨链高速公路”。在比特币生态全面爆发的未来,谁掌握这条高速,谁就掌握了 BTC 跨链的主动权。

1.39K
Kaito第四个项目@rise_chain热度太低了,到底上不上?
我觉得热度不足主要有几点:
1、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RISE仅公布 2 亿 FDV + 4% 公募份额,但代币总量、团队/投资者分配、解锁机制等关键信息缺位,投资人很难评估抛压风险和长期价值,导致观望情绪。
2、估值与市场情绪错配
RISE定位是 L2 赛道,2 亿 FDV 在 L2 新项目里不算低,而且 RISE 仍处测试网阶段,没有任何历史收入或费用数据支撑,投资者对“高 FDV+不透明”的新 L2 更加谨慎。
3、认购节奏与心理落差
Kaito 公募首日没有出现“秒光”,说明大户与散户都保持观望,而且官方延长募资时间,更加反映需求不足,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当然也有看点:
🔸技术路线:并行 EVM + 去中心化排序器,在赛道里有差异化。
🔸投资背景:Vitalik、Sandeep、Galaxy 等站台,证明项目本身并非“无来头”。
🔸低初始流通量:2% TGE 后确实可能带来短期博弈机会。
但由于代币经济模型未落地,这些亮点尚不足以转化为强认购动力。
结论:
个人认为,暂时这种状态我是不会打的,如果@rise_chain官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披露完整 Tokenomics,技术进展或首批生态应用上线稍微有所透露,我会考虑!

4.01K
不玩二级的我,是如何利用@Surf_Copilot精准抄底 $Sapien
时机
昨晚凌晨一点,正好刚刚吃完夜宵回来,本来想着写几篇文章的,正好遇到 $Sapien 上线币安Alpha,于是准备抄底1000U,但是心里没有准确的位置
于是问了@Surf_Copilot:
“SAPIEN代币的未来价值怎么看,我有1000U,何时是抄底的时机”
因为本来我们天天嘴撸@JoinSapien这个项目,对于他背后的资方是非常了解的,这种有充足资金的偏Web2基因的项目,上线回头的几率很大,也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记得当时的价格是0.2左右,Surf给出回答:
决策
因为考虑到@cookiedotfun的空投解锁,我没有及时买入,而是看了下他的信息,发现网站都没做好,一堆人吐槽,于是犹豫了一会。
这时候发现一路砸到0.14左右,于是我问了@Surf_Copilot第二个问题:
“此时此刻的报价为0.14,到底了吗”
Surf给出投资建议:
又观察了会,看到币价稳定在0.14左右,而且cook这边也没有上新消息,想着相比TGE价格0.20还下跌26.5%,直接一笔市价单买入。
结论
截止到中午,差不多盈利有40%,我个人觉得0.2只要能稳住,后面还会再冲一波,前期筹码比较少,洗一洗,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起来。
这次精准的抄底虽然资金不多,但是却很有成就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这样玩,首先你一定是要了解项目本身,还有币安Alpha机制,加上Surf 这种各维度的分析给你底气,才能有最终更大的胜率。嘴撸吃一波,上线抄底吃一波,稳稳的幸福。
铁子们,善于思考,善于利用,机会还是有的。




6.8K
Arbitrum已正式第三次突破200亿美元的总抵押价值 (TVS)门槛,巩固了其作为 Layer 2 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
什么是总抵押价值 (TVS)?
在区块链生态中,TVS(Total Value Secured,总抵押价值)指的是在某条链或协议上被用来保障网络安全、支持应用运行和抵押机制的资产总价值。
它与我们常提的 DeFi TVL(Total Value Locked,总锁仓价值)有所不同,TVL 主要衡量资金锁定在 DeFi 协议中的规模,而 TVS 则更全面,反映了整个生态中通过抵押、质押、跨链等方式所承载的资产价值,因此更能体现一个公链的安全性与生态承载能力。
Arbitrum的突破与地位
Arbitrum 已经正式第三次突破 200 亿美元的 TVS 门槛,目前保持在 188 亿美元左右,稳居 Layer 2 生态的龙头位置。
这不仅说明了其网络的资金承载力和安全性,还表明越来越多用户和机构愿意把资产托付给 Arbitrum 生态。
虽然在 DeFi TVL 方面,Base 的增速更快,一度在某些指标上领先,但在 TVS 的整体价值上,Arbitrum 依旧占据最高水平。它通过 Timeboost 排序拍卖、高收益 DeFi 领域等创新机制,为网络带来稳定且强劲的收入增长势头,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总结
Arbitrum 的 TVS 一次次突破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里程碑,更是其生态安全性、用户信任度与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 Layer 2 赛道的竞争加剧,TVS 将成为衡量公链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arbitrum 也将持续大放异彩!
@arbitrum_cn #ARB

Entropy Advisors8月20日 03:00
上周,Arbitrum 的总价值保障超过了 200 亿美元!
由以下支持:
🔹 约 97 亿美元 外部
🔹 约 65 亿美元 规范
🔹 约 43 亿美元 本地
几乎一半的所有 L2 价值都在 @arbitrum 上得到保障。

8.67K
Arbitrum已正式第三次突破200亿美元的总抵押价值 (TVS)门槛,巩固了其作为 Layer 2 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
什么是总抵押价值 (TVS)?
在区块链生态中,TVS(Total Value Secured,总抵押价值)指的是在某条链或协议上被用来保障网络安全、支持应用运行和抵押机制的资产总价值。
它与我们常提的 DeFi TVL(Total Value Locked,总锁仓价值)有所不同,TVL 主要衡量资金锁定在 DeFi 协议中的规模,而 TVS 则更全面,反映了整个生态中通过抵押、质押、跨链等方式所承载的资产价值,因此更能体现一个公链的安全性与生态承载能力。
Arbitrum的突破与地位
Arbitrum 已经正式第三次突破 200 亿美元的 TVS 门槛,目前保持在 188 亿美元 左右,稳居 Layer 2 生态的龙头位置。
这不仅说明了其网络的资金承载力和安全性,还表明越来越多用户和机构愿意把资产托付给 Arbitrum 生态。
虽然在 DeFi TVL 方面,Base 的增速更快,一度在某些指标上领先,但在 TVS 的整体价值上,Arbitrum 依旧占据最高水平。它通过 Timeboost 排序拍卖、高收益 DeFi 领域等创新机制,为网络带来稳定且强劲的收入增长势头,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总结
Arbitrum 的 TVS 一次次突破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里程碑,更是其生态安全性、用户信任度与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 Layer 2 赛道的竞争加剧,TVS 将成为衡量公链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arbitrum 持续大放异彩!
@arbitrum_cn #ARB

Entropy Advisors8月20日 03:00
上周,Arbitrum 的总价值保障超过了 200 亿美元!
由以下支持:
🔹 约 97 亿美元 外部
🔹 约 65 亿美元 规范
🔹 约 43 亿美元 本地
几乎一半的所有 L2 价值都在 @arbitrum 上得到保障。

1.22K
INFINIT V2 终于上线了
刚刚公布了@Infinit_Labs V2 版上线,整体节奏与之前公布的比较吻合。
重大更新内容
🔹AI Agent Swarm 架构:20+ 专业智能体协作,包括收益发现、跨链桥接、风险评估、模拟预览等。
🔹账号抽象 (ERC-4337/EIP-7702):捆绑交易的智能钱包体验,保持非托管,资产始终在用户钱包中。
🔹跨链自动化执行:覆盖 Ethereum、Arbitrum、Optimism、Base、Solana 等多链。
🔹创作者经济:策略创作者可发布可执行的 DeFi 策略,并通过手续费获利。
数据与市场表现
公测用户数 18.4万,链上交互 45.6万笔,沉淀丰富策略数据。
网络分布:以太坊 38%,Arbitrum+Base 27%,BNB 18%,Solana 等 17%。
INFINIT V2 代表了 DeFi 用户体验的重大革新,将复杂的多协议策略转化为易于操作的一键执行。
本次更新还开放了5 个精选策略,展示@Infinit_Labs 的 AI Agent Swarm 协调能力。
随着数据增长和社区积极反馈,V2 有望成为 AI 驱动 DeFi 自动化 的行业标杆。
赶紧体验一下:

18.37K
如何重塑 Solana 投资逻辑-@OfficialSolanaR
TL;DR
Strategic Solana Reserve ( $SSR ) 是由 EnigmaFund 推出的 Solana 链上首个去中心化代币组合基金 (DTF)。它将 meme 文化的社群力量与专业资本的严谨部署相结合,在 Solana 生态中开创了独特的市场定位。
项目以透明的资金运作、结构化的回购机制和高度活跃的社区参与为核心优势,正逐步成长为 Solana 上兼具金融创新与文化叙事的代表性项目。
项目定位与核心身份
@OfficialSolanaR 代币 $SSR ,由知名风投 @EnigmaFund支持。项目最初以 meme 币形式在 上起步,但迅速完成升级,成为 Solana 上首个链上去中心化代币组合基金 (DTF)。
这一身份转换,不仅奠定了金融产品化的基础,也强化了其在 Solana 生态中的独特性。
市场定位优势
🔹首创性:作为 Solana 上首个 DTF,为散户用户提供“一键式”获取优质 Solana 生态资产篮子的机会。
🔹验证与认可:项目已获得 Jupiter Exchange 验证徽章,并在 SolanaTracker 与 Indexy 上实现链上透明追踪。
🔹独特叙事:融合 meme 文化(“Make Animals Great Again”)与风投资本部署,兼具社群热度与机构背书。
核心竞争力
🔸资本承诺与透明度
EnigmaFund 已注入六位数 USDC 资金,并承诺团队从未出售过代币。
项目通过实时钱包地址与每周“Strategic Solana Sunday Shares”公开所有交易与定投记录,确保透明运作。
🔸创新盈利机制
结构化回购:50% 的基金利润用于 $SSR 回购,并锁定 36 个月,既制造持续买压,又有效减少抛压。
社区激励:持续运营奖励机制,例如 888 SOL 的月度“突击者”奖励,强化社区粘性。
🔸代币经济学设计
创始人持有 20%,Jupiter 上 15% 流动性锁定 6 个月。
1170 万代币已锁定在 LP 中,增强市场稳定性。
基金利润 50% 回购并长期锁定,推动价值积累。
市场表现与链上数据(截至 2025 年 8 月 19 日)
完全稀释市值:约 390 万美元
24 小时交易量:约 12 万美元(99% 来自 Raydium)
链上流动性:约 41.3 万美元
7 日价格变化:+7%
流动性/FDV 比率:约 10%
看得出目前@OfficialSolanaR $SSR 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值相对较小,但它在多个层面展现出差异化优势,值得持续关注。

8.83K
从与WLFI的深度合作,看Falcon Finance的战略价值
TL;DR
Falcon Finance与WLFI达成的1000万美元战略合作,不只是简单的资金和资源互换,而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实验:政治资本与DeFi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 USDf 与USD1的互操作性,他们正在构建一个监管友好型稳定币生态,也为中等规模DeFi项目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跨越式发展路径。
1、互补性资源整合:政治资本遇上技术创新
@FalconStable的优势在于成熟的超额抵押模型、跨链架构和已有超过10亿美元的USDf流通量;而@worldlibertyfi则带来强大的政治与合规资源,背靠特朗普家族以及监管层前高官的网络,USD1也被定位为“增长最快的法币背书稳定币”。
这种互补不仅是技术与资本的对接,更是“去中心化市场”与“现实政治影响力”的结合。对Falcon而言,这意味着从单纯的技术玩家升级为能在合规和政治博弈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参与者。
2、创新的双代币流动性模型:硬锚定带来的信任溢价
Falcon与WLFI通过Mint-Burn Parity机制,让USDf与USD1实现了硬性1:1的互通:
🔸用户存入USD1,可经由Chainlink验证后获得等量USDf
🔸销毁USDf即可释放USD1,整个过程具备透明且强制性的锚定。
这一模式叠加LayerZero与Chainlink CCIP的双轨架构,大幅降低跨链延迟与Gas成本,并通过通用抵押路由器保证了即时流动性。
对用户而言,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跨链稳定币流动性的新范式”,在技术层面进一步增强了稳定币的市场信任度。
3、合规协同:双重透明度与政治背书
Falcon本身拥有Chainlink PoR实时储备证明、直布罗陀VASP注册与完善的风控集成;WLFI则依靠纽约信托牌照、月度审计和深厚的政治关系。二者结合后,形成了双重透明度+双地合规框架。
更重要的是,WLFI背后的政治资源为整个体系带来了“护航效应”。在当下稳定币赛道最核心的痛点,合规与监管博弈上,Falcon通过这次合作,实际上提前拿到了未来发展的“政治保险”。
结论
@FalconStable 与WLFI的深度合作代表了DeFi进化的重要方向:从纯技术驱动转向技术+政治+合规的综合战略。
虽然面临政治集中化和技术耦合风险,但其创新的双代币互操作性设计和监管友好型生态构建,为稳定币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变量。
这种"监管政治资本即服务"叠加多链DeFi后端的模式,为中等规模DeFi项目提供了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成功案例可能催生新一类结合政治影响力与技术创新的DeFi项目。

6.63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