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和歐洲去藥局是一個啟發性的文化時刻,讓一位Substacker會寫一整篇文章來探討。
在美國,進入某些大型連鎖店的體驗完全是無趣且乏味的,裡面擺滿了6000種相同洗髮水或感冒藥(所有產品都是以昂貴/便宜的品牌/通用產品搭配出售),還有許多無用的垃圾,讓人感覺像是低端的百貨商店。 在大城市裡,大部分商品都會被鎖在櫃子裡,因為盜竊猖獗(儘管門口有保安)。 藥劑師只是個接單者,沒有權限做任何事情,總是有一條長隊在等著解決某個帳單問題,以便他們能夠支付25美元的藥品,而這藥品的標價是300美元,否則他們根本無法負擔。 在歐洲,這裡的感覺更像是一家精品化妝品或生活方式商店,裡面有許多高端消費品,擺放得相當雅致,還有全系列的非處方藥,這些藥品的包裝信息豐富,標示為藥物,並附有說明,而不是像美國那樣看起來像補充劑或糖果。 藥劑師會親自照顧你,並能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當場開處方給你所需的藥物。他們會花時間和你進行簡短的病史詢問,確保沒有禁忌症。 你出示你的健康卡/醫療卡等,然後會被計入一個集中計費系統,這個系統很少出現問題。你也可以選擇現金支付,因為沒有什麼是價格過高的。 Substack 文章結束。
40.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