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從NEAR與@moremarketsxyz合作看未來趨勢
過去我們談跨鏈,總繞不開“資產轉移”,也因此頻繁出現橋接風險、脫鉤事件。
而這次@NEARProtocol提出的範式轉變,是讓資產留在原生鏈上,只移動“加密證明”。
1. 技術上的突破不只是炫技
NEAR的 Chain Signatures + MPC網絡,本質上解決了一個老問題:如何在不犧牲安全性和資產所有權的情況下,讓閒置的原生資產參與到跨鏈金融中。
比如XRP,市值高達數百億美元,但幾乎沒有進入過DeFi。現在,通過MoreMarkets,XRP持有者可以直接獲得10%以上的鏈上收益,同時資產依舊安全地留在XRPL上。
這不是一個“次優方案”,而是完全重新定義了跨鏈的思路。
2. 對DeFi格局的衝擊
我認為這一模式會帶來三重衝擊:
🔸供應衝擊:數百億美元的非活躍代幣進入DeFi,必然會改變當前ETH、SOL在貨幣市場的壟斷地位。
🔸收益壓縮:大量資金流入可能拉平借貸利率,迫使各協議提高競爭力。
🔸風險溢價下降:資產無需跨鏈搬運,安全性提升,有望讓整個生態的風險溢價降低。
換句話說,這不僅是“更多流動性”的問題,而是改變了流動性質量。
3. 對傳統金融的潛在替代
在傳統金融裡,高收益貨幣基金動輒4-6%的年化,而現在一個自托管的XRP資金庫能給出10%以上,且15秒鏈上結算對比傳統T+2完全是降維打擊。
更重要的是,銀行理論上可以把資產負債表裡的XRP直接用作鏈上抵押品,而不必真正轉移資產。這對於銀行間結算體系來說,潛在衝擊極大。
4. NEAR的護城河與先發優勢
在我看來,NEAR並不是做一個單點產品,而是在構建跨鏈金融的底層標準。
👉技術護城河:原生資產托管 + 雙層安全體系。
👉網絡效應:每支持一種新資產,都会讓整個生態的吸引力倍增。
👉生態整合:資金庫收據未來能接入更多DeFi應用,形成組合式增長。
這種縱深整合+廣度擴展,是其他公鏈短期難以複製的。
我的結論
@NEARProtocol與@moremarketsxyz的合作,不僅是一個技術上的實驗,更是金融基礎設施的範式轉變。
如果它能跑通,未來的DeFi不再是ETH生態一家獨大,而是一個真正的多鏈協作市場。更重要的是,它讓“閒置資本”煥發新生,可能成為推動DeFi進入成熟階段的關鍵力量。
在我看來,這不僅是NEAR的機會,也可能是整個加密金融重構的起點。


8月21日 07:35
MoreMarkets 正在 DeFi 中創造一個新的範式:從閒置資產如 XRP 中獲得收益。
作為一個數十億美元的機會,這既簡單又安全,只有通過 NEAR 的去中心化 MPC 網絡才能實現 👇
12.06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