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Alpha 項目的估值才需要看貴不貴,對於 @PlasmaFDN 我只擔心在不在車上。
我們可以從幾個對比視角來理解這一點。
如果市場上新出現一個穩定幣項目,估值太低,撐不起團隊運營和生態建設,參與者還得反覆問:它的收益從哪來?能不能活下去?
估值太高呢?想燒錢?那就得和 PYUSD 碰一碰,看誰更能燒得出圈。
換一個視角,如果出現一個新公鏈項目,估值太低,多半就是個 RAAS 雲公鏈 ,可能哪天橋就停止服務了,鏈也黃了;
估值太高,那就容易成 Babylon、Berachain 的樣子,除了項目方一邊哭一邊說對不起,實際早把錢賺進口袋,什麼也沒留下。
喜歡深度分析的可以去看 Delphi 的長篇研報,其實很多核心內容,只要代入項目公開信息的語境,也能理解 Plasma 的戰略意圖。
一句話總結就是:Plasma 想從穩定幣格局裡分一塊肉,壓榨 USDC 市場份額,擠壓 TRON 上 USDT 的佔有率,把沉澱在 ETH 的 USDT 角色拿回來,成為 OMNI 鏈的體驗升級版本:以前是貴和慢,現在是免費和快。
現實情況也是兩極分化:一邊是圍繞 USDC 構建的 CCIP 多鏈基建和 CRCL 的火熱上市,一邊是 USDT 和 Plasma 服務的非美市場,不可能上市,但可以跑出真實場景。
可以看看近期的幾個案例:
FDUSD 從 BUSD "換"過來到 4B 再跌到 1.3B,中間 Bn 不知道補貼了多少;
USDE 當前 5.8B,吃幹費率市場,一路多少艱難;
USD1 雖然達到 2.18B,其中 2B 是 MGX 投 Bn 股份換的場景支持。說白了,這更像是一個妥協出來的產品,真要看場景支持力度,還得等哪天開放 USD1 的 LPL 再說。
要知道,從一個穩定幣長期遷移到另一個穩定幣很難;但跨鏈遷移卻相對簡單,門檻低得多。
那 500M 的估值貴嗎?CRCL 31 刀貴嗎?你看到的是 Plasma 的廣告,還是競爭格局裡的資源聚攏?
500M 是預存階段的估值上限,等到後續開放,2B 可能只是起步,主網上線之後增長才真正開始。但這一切的終局狀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源傾斜和執行力,如何搞定灰灰遷移?
...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