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來自股息兄弟的突然YieldMax喧囂現在更有意義了。他們正在利用「網紅」。 我想這肯定在某個地方違反了一些證券法,或者至少是在灰色地帶,因為這些家伙——顯然沒有獲得提供建議或銷售證券的許可——實際上在這裡 A) 提供個性化建議,B) 明確表示某個特定證券「應該在每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實際直接引用),而且他們展示出自己甚至不理解自己所推廣的產品,同時從未披露關係。 諷刺的是,SEC和FINRA對RIA的要求嚴苛,甚至因為在沒人看到的報告第57頁的圖表上沒有標籤而大肆指責,而這種垃圾卻被允許肆意傳播。 又一個理由,不要從社交媒體獲取財務建議。
8.4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