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Lei Yang Σ:
@megaeth_labs 的首席兔子餵食官。最近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 CSAIL 博士學位。致力於計算機網絡和分佈式系統(用於區塊鏈)。
這些結果很有趣。看到MegaETH名列前茅總是令人高興 : )
為了給數據提供一些背景,RPC請求的端到端延遲由三個部分組成:(1)從觀察者到伺服器的光速傳播延遲,(2)伺服器抓取和後處理請求數據所需的時間,(3)觀察者下載響應所需的時間。正如你提到的,正在測試的RPC方法在計算成本和數據大小方面都是較輕的。這意味著實驗主要測試了(1),即觀察者與RPC伺服器之間的傳播延遲。不要誤解我的意思——MegaETH的RPC在(2)和(3)方面也相當強大,看到強調它們的實驗會很有趣!
那麼,我們如何微調傳播延遲呢?實際上,調節的選項並不多。首先,我們可以在多個地理區域部署RPC伺服器,並自動將請求路由到最近的伺服器。這就像快餐連鎖店在各地開店——總有一家分店在附近!更準確地說,擁有地理分佈的伺服器可以減少用戶與伺服器之間的物理距離。
其次,我們可以優化網絡拓撲。即使是在同一對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傳播延遲也會根據實際經過的網絡路徑而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國東海岸和亞洲之間,延遲可能會因數據包是通過太平洋還是通過歐洲而變化2倍。有時,甚至會有多個網絡路徑遵循相同的地理路線;有些路徑比其他路徑更擁堵,從而導致更高的延遲。這就像從A點到B點有多條高速公路可供選擇。你觀察到的延遲優勢很可能來自於我們優化了路線.

Avaworld8月15日 21:38
MegaETH 官方 RPC 與 Thirdweb RPC – 測試網延遲
我想直接從 MegaEth 獲取數據,而不需要運行任何基礎設施,並尋找最快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我使用了 "" 來運行一個簡單的基準測試,以查看 MegaETH 的官方 RPC 與第三方 RPC(Thirdweb)相比如何。目標是檢查哪個能更快地從不同地區的區塊瀏覽器中提取新數據。
測試使用了 `eth_blockNumber` 和 `eth_getBalance` RPC 調用在 MegaETH 測試網上進行。它覆蓋了 27 個 AWS 區域,跨越 6 大洲,依次發送請求,間隔一秒。它跟蹤了平均延遲、失敗、429 錯誤、成功請求和總請求持續時間。
以下是結果
所有結果顯示,官方 MegaETH RPC 在所有六大洲和 27 個區域中都更快。根據此測試,MegaETH 的延遲範圍約為 126 毫秒到 238 毫秒。而 Thirdweb 的延遲範圍約為 170 毫秒到 381 毫秒。兩者的失敗率都很低,但 MegaETH 的失敗率略低,總請求持續時間也始終低於 MegaETH。
作為背景,通常網絡至少有幾個區域,第三方 RPC 更快。Avalanche、Optimism 和 Ethereum 在公共基準測試中都有這樣的例子。請參見
- Avalanche C-Chain 結果
- Optimism 結果
- Ethereum 結果
MegaETH 在各地擊敗 Thirdweb 並不典型。
我認為 MegaETH 官方 RPC 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是該網絡在架構上經過良好調優,並且一次只使用一個排序器。
我邀請 @NamikMuduroglu @yangl1996 @0xSami_M 分享他們的想法
這是測試網,因此在主網流量更重時,數字可能會有所變化。然而,目前,如果您需要從 MegaETH 區塊瀏覽器中提取數據的最快和最可靠的方法,官方 RPC 是明確的選擇。
注意:我不是專家,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不是 100% 準確,因為測試的數據是輕量級調用,此外這些結果是快照,結果可能會因不同時間涉及更大數據而有所不同,最後我使用的是公共的 Thirdweb RPC,可能還有其他更快的 RPC。

12.14K
敲敲,羅賓漢時刻即將來臨於加密貨幣!

Euphoria8月8日 00:43
100 位加密貨幣領域最聰明的頭腦剛剛下了同樣的賭注。
我們組建了一個精心挑選的精英建設者、交易者和重度用戶的聯盟,以支持我們行業一直在等待的突破性消費者應用。
Robinhood 對傳統金融所做的,Euphoria 將對加密貨幣做的。
Tap Trading 即將來臨 👇🧵
2.49K
從哥本哈根回來的飛行非常高效(多虧了旁邊的座位是空的)!
我成功找到了數學模型,解釋為什麼 MegaETH 的新狀態 trie 數據結構是可擴展的,而 MPT 及其變體則不是,無論它們的實現有多麼優化。這包括 Verkle tries,這些在加速狀態根更新方面寄予了相當大的希望,以及針對 MPT 優化的各種數據庫。
我在撰寫無率 IBLT 論文時,學到了分析中使用的技術——用無記憶過程來近似具有爆炸性狀態空間的隨機過程。這是一個基本技術,但能在其他地方成功使用這個技術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我將在共識的科學與工程研討會上介紹這個新數據結構(在 SBC 期間)。這將是我們第一次詳細討論它,儘管它自第一天起就在測試網上投入生產 : ) 到時見!

31.54K
在將 MegaETH 遷移到 EigenDA V2 的過程中,我們玩得非常開心,無法再興奮了。新的架構優雅而簡約,具有可組合性。這種簡單性為進一步的可擴展性和優雅的升級留出了充足的空間。與 Bowen 一起在 EigenDA 方面進行我們所有瘋狂的基準實驗,這是一段特別有趣的經歷!
在 2022 年夏天,我和 @sreeramkannan 在我們的 DispersedLedger 論文之後進行了幾次關於最佳 DA 架構的對話。我們得出結論,完全與共識解耦的超大規模 DA 是可以構建的。看到所有的想法能夠在生產系統中實現,真是令人興奮!!!

EigenDA2025年7月30日
今天,在 @ethereum 的十週年紀念日,我們推出了 EigenDA V2,具備 100 MB/s 的吞吐量,成為首個突破三位數門檻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
隨著以太坊進入第二個十年,我們自豪地幫助推動其下一波創新。
了解更多 🧵
7.74K
在公開的環境中建設真有趣!

MegaETH2025年7月25日
昨天我們產出了第十億個測試網區塊
這裡回顧一下自啟動以來的改進、攻擊、里程碑和燃燒的燃氣
3.02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