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如你所知,我痴迷於生物學中的冪定律,這是基本原理的生物學結果,例如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能量守恆。傑弗裡·韋斯特 (Geoffrey West) 展示了高度優化的生物網絡(例如血管或呼吸系統)如何導致異速生長縮放。具體來說,每單位體重的能量產生(質量比代謝率)以體重 (M) 的 -0.25 次方計算。這是所謂的克萊伯定律(或我們在研究中稱之為克萊伯-韋斯特定律)的一部分,其中全身基礎代謝率以 M^{0.75} 為單位。這就是為什麼大象每克燃燒能量比老鼠更有效,但老鼠活得很快,死得很早。
有趣的是,同樣的縮放也出現在睡眠等日常事物中。在哺乳動物中,每日睡眠時間遵循類似的冪律:它隨著體型的減少而減小,大約為 M^{-0.25}。像鼩鼱這樣的小型動物每天可能會打瞌睡 15+ 小時,而像鯨魚這樣的巨型動物只能靠幾個小時過得去。
這是睡眠與新陳代謝密切相關的線索。神經系統是能量消耗者,儘管僅佔我們質量的 20%,但它消耗了我們身體 20% 的氧氣。在較小的生物中,這些分形狀的分配網絡為每個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讓它們的大腦以更快的放電速率和更高的能量需求運行“更熱”。但這種加速的新陳代謝會更快地耗盡資源,造成能量不足,而睡眠可能會進化來解決這些缺陷。從本質上講,較小的哺乳動物燃燒神經燃料的速度更快,需要更多的停機時間來補充。
在這種觀點中,睡眠不僅僅是休息,它是克萊伯-韋斯特縮放所施加的能量權衡的古老解決方案,確保高新陳代謝的小動物不會破壞它們的迴路。當然,今天的睡眠確實很花哨。在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中,它通過在快速眼動階段修剪不必要的突觸來鞏固記憶,並通過淋巴系統清除大腦毒素,該系統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增加以排出 β-澱粉樣蛋白等廢物。
睡眠和新陳代謝的關係可能有進化史的證據。無氧代謝的出現可能與 2B 年前的大氧合事件有關。下一次氧化事件(新元古代氧化事件,750M 年前)為寒武紀爆炸奠定了基礎,導致跨物種神經系統的出現。從那時起,我們就再也沒有足夠的氧氣。
@RafSarnataro 等人發表的一篇偉大的《自然》論文的鏈接,以及該研究的一些實際意義,都在下一篇評論中。像往常一樣,請點贊並轉發 - 這是很酷的科學(感謝@Alexey_Kadet提出這個問題)
1/2

58.69K
熱門
排行
收藏